青海师范大学新文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发展大势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新变化、新特征,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要求,结合“青海”“师范”的教育发展实际,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探索文科人才培养新范式,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青海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新文科宣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文科教育改革实践,构建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文科教育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以文化人水平,努力培养适应新青海建设要求和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特色突出的“青师大文科教育”,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围绕“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青海建设,实施“五个工程”和“三个保障计划”,分类开展新文科教育创新实践试点,形成“新师范”“卓越计划”“双专业”“主辅修”“协同培养”等多样化的“青师大”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师范建设推进新文科建设,建设一批新文科交叉融合专业,强化传统优势文科内涵建设,使得文科教育得到振兴,学生基础更加宽厚,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校服务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发展以及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依托高原科学研究院、国家教师发展创新协同创新中心、“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等,充分发挥高原教育、文化、艺术的资源优势和文科基础学科优势,融合支撑理工、管理学科发展,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加强人文修养、人生品味教育,提升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坚持宽厚基础,融合育人。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特色,强化通识教育,拓宽学生专业基础,遵循文科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人文、社科、师范三大板块,结合省情、校情,分类探索新文科教育模式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人文学科内部、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文科与理工全方位、学科与师范教育交叉融合,探索学科间横向打通、本硕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能力提升,协同育人。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志趣和潜能,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努力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建设统筹等方面协同推进,与政府、行业、科研院所、对口支援学校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培养。
——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遴选一批文科本科专业进行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经验,逐步完善,逐步推广改革经验,确保改革效果,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的新文科建设实践与研究成果。
二、主要举措
(一)实施新时代通识教育提升工程
1.打造新时代通识课程体系
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坚持扎根中国、扎根高原,坚定文化自信,保持立德树人本色,擦亮传统文化底色,发展课程思政育人特色,凸显新科技革命亮色,升级改造现有93111通识课程体系,打造青海师大通识课程体系2.0。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以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引导新文科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修订培养方案,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通识专业化和专业通识化。淡化学科知识分类,直面人格素养培育,打造有情怀、有温度的文科课堂,实现德育铸魂、智育强能、体育健身、美育浸润、劳动淬炼“五育融合”发展。
2.实施通识课程品质提升计划
立足学校优势和特色,以丰富通识课程资源和提升通识课程质量为目标,实施通识课程品质提升计划,夯实“塔基”,为培养复合型“塔尖”人才提供保障。引入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与我校教师联合开发校本特色通识课程。强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教育学、心理学、大学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依托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三育中心”等平台,打造品牌通识一流课程,开发高质量教师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和高原特色通识课程,形成“高原特色”“教师教育”“信息社会”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发挥沉浸体验教育优势,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充分利用夏季小学期和对口支援高校的优秀师资,开设50门左右通识课程,开好品德与价值、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素养、学术前沿、实践育人六大模块的教学活动。提高通识课程授课课时和津贴,确保优秀教师讲授通识课程,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二)实施新文科优势特色专业培育工程
3. 实施新文科优势专业打造计划
立足高原地域特色和教师教育特色,依托对口支援与合作高校优势资源,升级改造传统文科专业,加大对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的建设。依托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打造一批高原特色、教师教育特色一流课程。依托“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等方面,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每个改革的学院打造1-2门课程思政类一流课程。积极对接对口支援与合作高校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思政、古代文学、近代史、大学语文、微观经济学、现代汉语、学科教学论、心理学、大学英语等一流课程。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开设专业前沿课程、方法论课程、本硕一体化课程。强化学科经典书目阅读,开展新文科读书会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施新师范教育改革计划
坚持师范专业认证与卓越教师培养模式2.0计划实施同向而行,对师范生素质中的知识、能力、批判和人本等四种价值取向进行新的融合,打造“新师范”的“组合拳”,进一步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形成紧跟新时代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师范教育新形态。一是,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为师生筑魂立根打好底色,将做人的教育贯穿师范教育全过程。 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新文科师范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创新师范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强调文理艺术兼容,注重突破既有专业壁垒和师范教学组织模式,探索“师范教育+”的复合专业建设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如“师范教育+艺术”“小学全科教育”。四是,探索卓越师范生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实施新师范教师专业能力训练计划和地方公费师范生、教育类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计划,提高中小学在教师培育中的参与度和教师资格证通过率,着力培养师德高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技能突出,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 五是,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双导师制度以及支援高校、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以北京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为主体,地方人民政府和中小学共同参与的国家级高水平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打造高原教育发展共同体。
5. 实施卓越法制人才培养计划
结合青藏高原实际,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依托民族语言法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深入推进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健全我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培养和双向交流机制,创新懂民族语言的法治人才和民族学生精通通用语言的法制人才培养,探索实施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宽口径知识结构、较强法律实践能力,并能志愿服务西部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服务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6.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
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需要,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深化宣传部门与我校共建新闻学院,依托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4个专业,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浓厚人民情怀、强烈责任担当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三)实施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7.探索实施“文科+高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开发高原文化、艺术、地理、资源以及“两弹一星精神”等特色课程,探索实施“新文科+青藏高原历史文化”“艺术+高原特色”“文科+双语”“文科+信息技术”的培养新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培养,增强学生适应青藏高原地方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8.探索实施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改革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强化融通致新,积极探索开展“旅游管理+英语”“金融+统计”“航空服务+艺术”等专业深度融合,探索五年制双学位培养,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瞄准青海省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尝试发展科学教育、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融媒体、艺术管理、金融科技等新兴文科专业。
9.开设辅修第二专业
积极争取收费政策支持,开放法学、汉语言文学、历史、统计学、英语、金融等需求量大的优势专业,面向学生开设辅修第二专业,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学习提供条件,拓宽专业基础和就业口径。
10.探索实施“非师范+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模式
针对我校数量可观的非师范生有意愿从教的情况,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探索实施“非师范+教师教育课程”的文科教育新模式,加强厚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培养。面向非师范生开放教师教育课程、卓越教师训练课程、实习实践课程,为有志从教的非师范生提供选修学习机会。
(四)实施新文科协同育人工程
11.构建文科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
积极争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推进文科专业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开展协同育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教育实验区建设,构建文科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立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师资双向交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12.优化与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机制
以教育援青和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共同支援我校为契机,汇聚各校优势学科、专业、课程、师资、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解决我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与支援与合作高校“1+3”、“1+2+1”本科生联合培养工作重点向改革学院倾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水平大学教育的机会,牵引本科生转变理念,促进学风建设,培养一批更为优秀的本科生。
(五)实施新文科教学综合改革工程
13.探索新文科“课堂革命”新途径
开展新文科课堂教学改造行动。建立新的学习范式,根据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广开通识课,做精专业课,优化课时、学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打造“学科交叉、能力交融”的课程群。建立新的课堂教学场域,打破教室局限,建设更加宽松自由、灵活机动,满足师生为达成新的教学目标而能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的环境和条件。开展新文科“课堂信息化革命”,将“互联网+”“融媒体+”“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打造具备新文科人才特点的“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强化信息化课堂教学质量,持续养成学生新时代信息能力与素养。
14.新文科实践基地与实践教学夯实计划
突出新文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优化新文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增开文科专业见习课程。抓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构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协调联动、共同促进的实践平台,建设区域性共建共享的新文科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一批一流文科实践教学基地,促使新文科教育走下“讲台”、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补齐实践短板。推动思政、历史、新闻、金融、法学、艺术、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实践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推动与政府、中小学、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文科实践基地,共建集新文科见习、实习、研习和研究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15.实施新文科质量文化打造计划
紧紧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目标指向,构建学生、督导、同行、领导、社会、第三方、用人单位等多元化、多维度的文科教育质量评价保障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文科教育质量文化。紧密对接新的教育评价办法,改革文科教师评价、评优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科教育质量常态监测体系,结合教育部专业认证规划,积极开展新文科专业认证工作,提升新文科专业竞争意识和激流勇进精神。
三、保障措施
(一)实施新文科建设组织保障计划
成立青海师范大学新文科建设工作委员会。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主要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全校文科学院院长,主要职责为统筹协调新文科建设,制定新文科建设发展规划,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解决新文科发展难题,研究部署新文科重大任务。委员会下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新文科建设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实施,新文科建设办公室总体负责全校新文科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工作。相关学院成立分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总项目与分项目、职能部门与学院互相支持配合、密切协作,同时,以试点的方式,逐步推广建设经验,逐步扩大建设范围,保障项目稳步、顺利实施。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教学改革项目,保障建设经费。
(二)实施新文科改革实践与研究计划
着眼于探索面向未来高等教育文科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聚焦新文科建设的焦点问题,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设立新文科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开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研究,新文科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新文科本土化路径研究与探索。每个新文科建设试点学院至少承担有一项新文科建设项目,为学校新文科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撑。及时整理、总结新文科建设经验,形成一批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加强辐射示范,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培育省级、国家级项目,力争文科教育领域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三)实施新文科师资队伍提升计划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核心,加强新文科师资队伍、教学团队和实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助教制、导师制、骨干教师、骨干研修、攻读学位、访学等多种途径,建设高水平的新文科教学团队。形成新文科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专业课教学团队以及交叉融合教学团队,增强文科内及文理工科师资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交叉融通的新文科教师队伍体系,培育文科国家级教学名师,打造名师课堂。开展新文科教师培训工作,将现代课堂理念、技术、方法和要求等传播给文科教师,使其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活动,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