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省级“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3-07-10 点击数:

 


青教高办函〔202336

 

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新时代振兴青海高等教育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我省高等工程教育、农 教育、文科教育、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农林人才、文科人才、医学人才培养能力,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服务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省教育厅决定开展2023年省级“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内容及周期

(一)项目类别

省级“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有四个类别,分别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二)项目内容

各高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参照《省级“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见附件1)选题领域和选题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已有工作基础和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具体内容。

(三)项目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

二、申报限额

各高校申报省级“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不超过12项,分类别项目数量由各高校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三、申报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须为申报高校的在职教师、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项目负责人及主要人员应具备较强教学能力、较高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或教学管理相关工作经验,学风端正;应承担过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结项。

(三)项目负责人及主要人员本次只能参与申报一项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主要人员(含项目负责人)人数一般不超过8人,要求结构合理,且能够承担研究和改革实践任务。

(四)已获得国家级“四新”研究项目立项、国家(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国家级相关学(协)会立项的项目不得申报本项目。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后,无新研究内容、无可预期的重要突破的项目不得申报本项目。

(五)申报的项目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要求,充分调研、论证,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措施得力,研究方案要体现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在培养“四新”人才方面有推广价值。

(六)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鼓励多单位联合设计并实施项目,支持各高校会同科研院所、企业进行联合申报。

四、申报程序

(一)报送联系人。请各高校确定1名申报工作联系人,于202375日前将《2023年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2)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校内遴选。各高校组织开展申报遴选工作,组织申报人员填写《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书》(见附件3,对申报项目的内容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对项目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真实性和预期目标能否实现进行严格把关,按照申报限额确定拟推荐项目,在校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三)报送材料。各高校于2023725日前将加盖公章的《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书》(一式五份,见附件3)、《2023年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汇总表》(一式一份,见附件4),以正式公文形式报送至省教育厅高教处,电子版汇总表、申报书同时发送至指定邮箱。

(四)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各高校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按规定程序审定后进行公示,最终确定并公布立项名单。在申报过程发现并核实存在涉嫌违规行为的,一律取消参评资格。对项目申报人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项目内容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五、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本次“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组织,确定专人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核,保证内容真实有效、无知识产权纠纷,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二)各高校要做好项目经费和条件保障工作,统筹利用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等各类资源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鼓励积极争取科研院所、企业投入和社会资源,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

联系人:蔡林珍、孙雅迪,联系电话:63105496300090,电子邮箱:qhsjytgjc@163.com

 

附件:1.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

2.2023年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3.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书

4.2023年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汇总表

 

 


 

 

青海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627  


附件1

 

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

 

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多视角、多维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省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省工程教育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目标:围绕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青海重点产业集群,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调研,为青海高校工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内容:围绕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相关规划,调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青海新工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任务路径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内容: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

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

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

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等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

5.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目标: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内容:研究分析产业发展升级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拓展传统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

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6.多学科交叉复合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理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

内容:聚焦国家战略、我省急需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

预期成果:形成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7.工科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完善工科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制订工科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为流专业建设提供工作指导和实施路径。

内容:对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结合青海工科专业建设现状,研究工科专业内涵建设、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确定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探索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和新举措,完善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研究各专业类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制订工科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探索一流专业建设评价、验收机制,指导一流专业建设

预期成果:完善工科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形成专业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流课程、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高质量工科教材,提出一流专业评价、验收机制的政策建议等。

8.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工程教育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

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工程教育组织模式。

内容:研究技术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特征,探寻新工业革命时代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规律;研究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的交叉融合模式,探索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医融合、工文渗透等不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重组、产业导向的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机制等。

预期成果:形成产业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工程教育体系改革方案,包括学科交叉的专业设置、教学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管理模式等。

9.新工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推动开放办学,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管理体制机制。

内容:主动对接青海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打破体制壁垒,探索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并配套完备的运行制度和组织载体;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开展“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根据青海产业布局和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高校办学特色,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程教育示范样板,形成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预期成果:产生一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形成多元主体有效协同、社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

10.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目标:据新工科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新创业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

预期成果: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等

11.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内容: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规划职业发展,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和自由组合课程;总结借鉴“卓越计划”“创新实践班”等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学生天赋特长;研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持续改进;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科和研究生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基于案例、数据的实践经验等。

12.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标: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

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并提供相应数据。

13.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构建

目标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定位,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基础课程体系。

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工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数字化思维、工程管理思维、工程伦理、跨文化沟通素养等;研究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思维与能力,面向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开展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建设一系列新工科通识课程。

14.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目标:构建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

内容:围绕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经费投入、体制机制、用人单位反馈等关键环节开展调查,深入分析青海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推进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计评价体系,指导改革实践;从政策配套、学校体制机制、企业深度参与等维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提升工科学生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案与路径;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总结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成果:形成可推广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对策建议报告、调研报告、案例集等。

15.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

目标:探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教师任职要求、考核与评价标准、教师发展机制。

内容:根据高校和学科的特点,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对教师的产业经历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与新工科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制定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标准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师资队伍分类评价标准、激励机制、政策保障及教师发展方案等。

16.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

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推进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探索建立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

内容:研究新工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探索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实施机制,包括完善评价主体、优化评价过程、合理化应用评价结果等。

预期成果:形成新工科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践案例、高质量论文等。

17.青海普通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

目标跟踪总结青海普通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相关进展和成效,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提出政策措施。

内容:调研青海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专业认证等;全面总结青海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分析当前青海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调研并跟踪分析青海普通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青海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预期成果:青海普通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报告、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

18.新兴技术范式下的教学方式创新与实践

目标: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方法与路径。

内容:围绕智慧教育平台、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从学习者的“学”出发,探究智慧环境下新工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新兴技术在新工科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性应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基于云计算、物联网、虚拟仿真、教育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研究新兴技术促进工程教育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方法与路径;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工程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

预期成果:开设新工科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形成相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案和典型案例等。

19.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目标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搭建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升我省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

内容:探索构建我省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工科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探索我省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加强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动我省高校与走向“一带一路”的企业实施产学合作育人,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人才。

预期成果: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联盟和工程教育共同体;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等。

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

1.新文科建设理念、改革与发展研究

目标:研究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文科人才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新范式。

内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高校党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模式、机制研究;发挥文科教育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点,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科学分析新文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文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新定位新功能;研究高等文科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间的互动规律及跨专业、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路径;调研分析不同类型高校文科教育建设发展情况,总结提炼推进新文科建设的经验做法;对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提出各专业类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及实现路径;坚持问题导向,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角度,分析新文科建设在政策支撑和条件保障上的重难点,提出推动具有青海地域优势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改革举措。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研究论文、政策建议等。

2.新时代文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

目标: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文科专业结构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探索新时代文科教育新范式。

内容:结合青海独特区位优势和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聚焦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分行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探索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探讨新时代文科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明确各专业类人才的核心能力架构,提升文科人才职业适应性和胜任力;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原有文科专业深入融合,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研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文科专业之间、文科与理工农医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新方向,研究提出新兴文科专业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科学确定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的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

预期成果: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青海新文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建议目录;原有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新兴文科专业设置论证报告等。

3.文科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结合文科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完善文科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制订文科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工作指导和实施路径。

内容:对标文科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结合青海文科专业建设现状,研究文科专业内涵建设、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确定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探索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和新举措,完善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研究各专业类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制订文科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探索一流专业建设评价、验收机制,指导一流专业建设

预期成果:完善文科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形成专业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流课程、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高质量文科教材,提出一流专业评价、验收机制的政策建议等。

4.新文科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实践

目标:构建面向新文科教育,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内容:整体设计面向新文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推动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及时转化融入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通识与专业课程中,讲好青海故事,彰显历史、民族、地域特征,推动青海地方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语言文化等资源创造性转化并有机融入新文科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建设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开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推动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建设,建设及共享一批中国特色的文科教学案例及案例库、文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及案例库。

预期成果: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高质量文科教材、课程教学案例等。

5.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目标:完善文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培养卓越人才队伍。

内容:全面总结文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经验,完善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选拔、个性化培养、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等方面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有效路径。加强卓越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持续改进卓越人才培养工作。

预期成果:文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及典型案例等。

6.文科复合型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创新与实践

目标:建立健全高校各学科、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的新机制,推动育人要素与创新资源共享互动。

内容:推进文科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研究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文科教育组织模式;调研高校主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等培养项目的实施情况;调研分析各学科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国家战略和相关行业发展新需求,以青海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育人要素与创新资源共享互动,建立健全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支撑青海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预期成果: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和模式;学科专业交叉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典型案例等。

7.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目标: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周边外交战略,探索文科教育开放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机制和路径

内容: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主动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青海声音。围绕提升人文素养、跨文化能力、复语能力等,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探索“专业+外语”等培养模式,提升涉外人才的国际意识和竞争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预期成果:专业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总结、高质量课程及教材等。

8.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目标:构建以服务青海需求为导向,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内容:面向全体文科学生,探索完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科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分类培养和特色化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开发文科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课程群;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专创融合教育新场景,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预期成果: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典型案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

9.新文科重点领域分类推进研究与实践

目标:加快培养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艺术学等重点领域的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

内容:文史哲领域要推进文史哲之间、文史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打破原有以固化学科专业培养人的“传统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经管法领域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经管法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进行升级改造,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力度,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挖掘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领域要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更好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积极应对新科技对高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为其他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提供教学理论和方法支撑;面向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研究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构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艺术学领域要积极应对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艺术教育的挑战,关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业等产业新需求新变化,优化艺术门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新形态教材、典型案例等。

10.新文科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完善新文科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健全优化教师专业与教学发展机制,打造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示范引领新文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内容:立足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师的行业产业实践背景和经历要求,探索构建新文科师资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文科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设计教师培训项目,构建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探索引导教师开展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有效机制;探究智慧环境下新文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推进新技术在文科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深入调研人文学科教师教学发展需求,分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现状与问题,完善文科教师教学发展机制,研究制定文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规范与评价机制,健全教师教学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预期成果:各学科专业文科教师实践能力标准;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机制;智慧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方法、考核方式、教学制度改革创新的新方案和典型案例;教师发展中心培训资源和案例等。

11.新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建立健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内外部监测监控相结合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新文科专业建设质量。

内容:建立富有文科教育特色、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激励教师投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能力;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为抓手,健全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构建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文科教育质量文化。

预期成果:与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适应的新制度新机制;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政策建议;高校内部全方位的教育质量保障、评估、反馈和改进机制;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研究报告、制度文件、实践案例等。

三、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

1.新农科建设改革与发展研究

目标:分析新农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省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农科建设提供指导。

内容:分析比较国内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研究国内外高等农林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间的互动规律,探寻高等农林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等,为新农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借鉴。揭示新农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多视角、多维度,提炼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青海高校新农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分析、高质量论文、政策建议等。

2.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目标:围绕青海涉农产业发展需求,针对重点产业集群以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调研,为青海高校农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内容:围绕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调研支撑绿色有机农畜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青海新农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任务路径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立足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围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方面开展新农科人才需求分析,研究提出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新农科建设机制创新研究

目标:研究推动青海高校新农科建设机制改革创新,提出适应青海新农科建设发展需要的理论支持、政策建议。

内容:分析国内新农科建设现状、建设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青海新农科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成绩及经验、发展基础、主要问题、面临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等,提出推动青海高校新农科建设机制创新的任务路径;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激励教师投入和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出适应青海新农科建设发展需要的经费投入、基地建设、评价激励、招生规模、培养层次、就业举措等系统性政策与工作机制支撑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制约青海新农科建设发展瓶颈的可行性方案,全面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能力,为青海高校新农科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经验借鉴及政策保障。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解决方案、政策建议等。

    4.新型农科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目标:围绕重点涉农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出新农科各专业人才核心能力框架,形成新农科人才核心能力体系。

内容: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现代农林业发展趋势,结合青海及区域重点涉农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适应和引领乡村振兴建设为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讨新型农林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新农科人才核心能力框架,明确各专业类人才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培养方案、案例等。

5.基于四个面向的新农科教学组织体系重构研究与实践

目标: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研究新农科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建设、管理模式。

内容:基于四个面向创新校院两级教学组织管理机制,探索适应新农科建设要求的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和大类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优化学院组织模式,探索面向农林产业的新兴产业化学院的建设路径;围绕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系、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新农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及制度建设的创新研究及实践,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

预期成果:新农科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建设方案、管理模式,建设面向新农林业的现代农林产业学院,形成大类人才培养教学组织模式、管理机制等。

6.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跟踪分析高校新农科建设成效经验,研究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目标、原则、指标等,提出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内容:分析国内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总体进展、典型做法和实施成效,调研分析青海高校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的实施情况,总结相关经验和实践案例,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青海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目标、原则、指标等,提出青海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为青海新农科建设提供精准指导。

预期成果:建立新农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形成新农科建设评价分析报告等。

    7.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

目标:建设或升级现有涉农专业,推动传统涉农专业升级改造,重构农科知识体系,构建青海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内容:基于一二三产融合理念,瞄准青海农林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地方农林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重构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探索传统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提出新农科专业建设方案。

预期成果:构建青海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完善农科知识体系,新农科专业建设方案和可行性报告,传统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等。

8.新兴涉农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农科专业之间、农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农科专业。

内容:围绕国家和青海重大战略和涉农产业发展急需,开展新兴涉农专业的改革实践,探索建设面向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生物安全、乡村治理等农林产业发展前沿的新兴涉农专业,为新农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预期成果:形成新兴涉农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建设方案等。

9.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结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完善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制订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工作指导和实施路径。

内容:对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结合青海农林类专业建设现状,研究农林类专业内涵建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确定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探索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和新举措,完善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研究各专业类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制订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探索一流专业建设评价、验收机制,指导一流专业建设

预期成果:完善农林类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形成专业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流课程、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高质量农科教材,提出一流专业评价、验收机制的政策建议等。

10.农科人才思政教育与“大国三农”教育实践

目标: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涉农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提出构建农科人才“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政策、办法和实现路径,形成农林类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林教育中铸魂育人,全面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深入挖掘各类新农科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实践农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开发建设“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增进学生了解国情、农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

预期成果:形成可推广可示范的农林类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方案和教学案例,建设一批“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通识教育系列课程等。

11.新农科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研究

目标:立足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整体设计面向新农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新农科教材,推动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建设,打造多种形态的高质量课程。

内容: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设计、整合优化面向青海新农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完善具有青海农林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开发新形态教材,着力打造农林教育“金课”,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课程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和解决农林业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预期成果:建设体现新农科特质和青海特色的通识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和学科交叉的系列课程,形成课程改革与“金课”建设方案,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出版新农科教材,汇集课程教学案例及案例库等。

12.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目标: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新要求,探索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内容:对接现代农林业创新发展新要求,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对接现代职业农民发展新要求,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托特色优势学科,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农林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适应三类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建设,开展多样化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预期成果:实践报告、培养方案、案例分析等。

13.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目标:推动新农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案,建设高水平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考核评价机制,

内容:打破固有学科边界,形成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农林人才培养的院系组织模式,建设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和科教实践项目平台,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实践报告、培养方案、考核评价办法、案例分析等。

14.信息技术与新农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目标: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方法路径,探究智慧环境下新农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新路径新范式。

内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农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变革。围绕在线开放课程与混合式教学,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探索智慧环境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创新课内课外师生互动机制,探索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优质新农科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

预期成果: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核方式、教学制度改革创新的新方案和典型案例,建设农林教育信息化相配套的共享和交流机制、教学管理平台等。

15.涉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目标:构建青海农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或实践教学新模式,建设农林实践教学基地。

内容:结合青海农林产业实际,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农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建设功能集约、开放充分、协同联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强化实习实践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的机制,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思想,扎根基层,为农林生产一线解决技术难题,为青海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服务。

预期成果:建设农林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提交研究报告,凝练典型案例等。

16.新农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目标:推进新农科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新农科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新模式。

内容: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完善农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开发具有青海特色的农林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推进分类培养和特色化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跨学科跨专业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专兼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探索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激励制度,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预期成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典型案例等。

17.一省一校一所科教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目标:创新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完善“一省一校一院”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育人功能,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内容:调研分析青海省科教协同育人现状与问题,创新科教协同育人理念,研究农林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探索高校与农(林)科院开展战略合作新模式,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基地;创新农林高校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合作育人方式,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推动育人要素与创新资源共享互动。

预期成果:形成一省一校一所协同育人模式、农科教合作育人模式,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提交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典型案例等。

18.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研究与实践

目标:调研分析农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与问题,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

内容:调研分析国家及青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与问题,结合国家战略和青海农林产业发展新需求,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青海新农科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对接,探索高校与农林企业合作育人新模式,建设农林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促进就业、合作共同发展。

预期成果:形成新农科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建设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提交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典型案例等。

    19.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与实践

目标:调研分析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建设面向新乡村的智库和研究院,形成青海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

内容:调研分析青海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和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围绕青海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校地协同育人、科技成果协同推广、农业科技园区共建等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预期成果:提交基于案例、数据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

20.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目标:建立健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质量。

内容:开展富有农林专业特色、体现“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建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激励教师投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探索书院制等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能力。

预期成果:建立教师投入、学风建设、基本条件等与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适应的新制度新机制,提交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政策建议等。

21.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目标:探索建立高校内部全方位的教育质量保障、评估、反馈和改进机制,完善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

内容: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健全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农林教育质量文化。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制度文件、实践案例等。

22.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

目标:立足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教师能力标准体系,形成农林教师分类管理、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内容:研究制定强化师德师风、育人能力和教学业绩的考核办法,推动完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投入教学的激励制度,健全教师教学荣誉体系,构建符合农林教育特点的教师评价激励制度体系。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制度文件、案例分析等。

四、新医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1.新医科发展理念研究

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新医科建设,将医学发展理念从疾病诊疗提升拓展为预防、诊疗和康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内容:充分体现“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创新体制机制研究;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医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扎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强化医学生培养新内涵,加强学生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等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

2.新医科改革与发展研究

目标系统总结医学教育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总结成功经验,揭示新医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

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青海医学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教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认证、现代医药产业学院和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等探索;全面总结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全面阐述医学史及医学教育史,明确各专业类新医科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各专业类新医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提出新医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

3.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改革经验比较研究

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内容: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医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间的互动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推进跨专业、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从医学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

4.新时代医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研究与实践

目标:深化医学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内容:面向青海医学人才需要和医药行业发展新形势,开展青海医学人才供求调研分析、专业与青海医药产业发展的适配性等研究,为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统筹研究医学相关学科设置,各类紧缺医学专业培养规模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探讨新时代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医学人才,明确各专业类人才的核心能力架构,为高校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政策建议、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施案例等。

5.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医学专业之间、医科与工科、理科、文科等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

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产业、新科技以及民生急需的新兴医学专业;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整合式“5+3”一体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以“医学+X”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

预期成果:形成新医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6.传统医学专业改造提升探索与实践

目标:满足改造提升传统医疗和培育壮大新兴医疗产业的需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医学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内容:研究分析“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对传统医学专业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医学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医学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医学专业改造升级的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

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医学专业,提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7.民族医学专业传承创新发展探索与实践

目标:加大扶持藏医学专业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中藏医药学,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族医药专业。

内容:探索具有青海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中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学科交叉的中藏医学专业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传承,探索中藏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提高中藏医学专业经典课程比重,编撰一批符合中藏医教育规律的核心课程教材;注重创新,开展中藏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层次中藏医学人才,探索具有本身特色的民族高层次复合型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预期成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高水平论文等。

8.新兴医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医科专业。

内容:围绕健康中国、健康青海重大战略急需,开展新兴医学专业的改革实践,紧密对接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新理念,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医学+X”“X+医学”等新兴学科专业,为新医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预期成果:形成新兴医学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建设方案等。

9.医学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结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完善医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制订医学一流专业建设标准,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工作指导和实施路径。

内容:对标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结合青海医学专业建设现状,研究医学专业内涵建设、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确定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探索一流专业建设新思路和新举措,完善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研究各专业类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制订医学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探索一流专业建设评价、验收机制,指导一流专业建设

预期成果:完善医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形成专业改革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流课程、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高质量医学教材,提出一流专业评价、验收机制的政策建议等。

10.新医科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实践

目标:构建面向新医科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推动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医学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内容:依据新医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与构建培养医学生科研思维、批判性思维、临床能力、人文与医患沟通素养等的有效路径;针对新医科领域,探索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有效模式,创新课内课外师生互动机制;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等新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方法路径,探究智慧环境下新医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建设,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临床医学、中医学、公共卫生、药学等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及案例库。

预期成果: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教育信息化报告、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高质量教材、课程教学案例及案例库等。

11.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目标: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人才需求,建立完善“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管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全面总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青海实际,完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全育人特色模式;完善基于临床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全科医生在校培养、毕业后教育和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探索全科医生培养效果的评价体系;探索全科医生师资队伍规范化培训与建设;探索全科医生薪酬制度、聘用管理等激励机制各项改革;加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设。

预期成果: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材和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及典型案例等。

12.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目标:明确公共卫生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完善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突出公共卫生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岗位胜任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内容:总结借鉴国内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经验,探索青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大数据多学科背景下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强化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水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强化实践教学过程和质量管理。支持附属医院承担临床教学和带教任务的医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申请高校教师资格,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突发传染病疫情研判、预警能力、现场流行病调查能力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预期成果:高水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及典型案例等。

13.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目标: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选拔及培养模式,健全培养机制。

内容:全面总结国家医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培养基地创新平台等建设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探索跨学科课程体系,开展研究性教学;从学生选拔、个性化培养、一体化管理等方面探索导师制、学分制等医学基础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创新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成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及典型案例等。

14.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目标:构建“医学+X”多学科背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选拔机制,探索本硕博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

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针对硕博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选拔机制。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等。

15.新医科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目标:完善医学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医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探索医学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机制建设,推进分类培养和特色化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基于医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专兼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预期成果:医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和典型案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16.医教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目标:推进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紧密衔接,建立高校与医院、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医教融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医科建设,创新高校与医院、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围绕生命健康、药物创新、临床诊疗、生物安全等关键领域,构建多主体参与、医教协同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附属医院教学同质化路径;推动高校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医药产业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从人员招收、基地建设、薪酬待遇、培训体系、师资培训等多方面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

预期成果:医教协同育人有效运行机制和模式、典型案例,建设面向新兴医药产业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提交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政策建议等

17.新医科实践育人体系与平台建设研究

目标:汇聚多方资源,搭建面向新医科的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

内容:围绕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师资水平、经费投入、体制机制等关键环节开展调查,深入分析我省医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推进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过程管理,设计评价体系,指导改革实践;从政策配套、学校体制机制、附属医院、企业深度参与等维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可推广可示范的医学实践教育体系,医学教育实践平台,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形成对策建议报告。

18.新医科特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目标:建立健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内外部监测监控相结合的医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新医科专业建设质量。

内容:建立富有医学教育特色、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激励教师投入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能力;研究面向培养目标达成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建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医学专业认证为抓手,健全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构建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医科教育质量文化。

预期成果:与新医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适应的新制度新机制;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政策建议;高校内部全方位的教育质量保障、评估、反馈和改进机制;新医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研究报告、制度文件、实践案例等。

 

 


附件2

 

2023年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工作联系人信息表

 

学校(公章)

姓名

所在部门

职务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附件3

 

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申 报 书

 

新工科£   新农科£   新文科£   新医科£

 

项目名称:                          

负 责 人:                          

申报学校:                          

申报日期:                          

 

 

青海省教育厅 制

20236      

 

 

     

 

一、本申报书适用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申报书封面勾选对应的类别。

二、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三、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加附页。

四、推荐表应明确所在单位在人员、条件、经费、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基本情况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

 

建设周期

     月至             

项目负责人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职务/职称

研究领域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邮编

 

通讯地址

 

手机

 

指定联系人

 

职务或

职称

 

手机

 

主要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简历

项目组成员(不含项目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签字

 

 

 

 

 

 

 

 

 

 

 

 

 

 

 

 

 

 

 

 

 

 

 

 

 

 

 

 

 

 

 

 

 

 

 

 

 

 

 

 

 

 

 

 

 

 

 

 

 

 

2.项目方案

2-1 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和目标(不超过800字)

2-2 项目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不超过1000字)

2-3 项目思路和举措(研究与改革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创新点等,不超过2000字)

 

 

 

 

 

 

 

 

 

 

 

 

 

 

 

 

 

2-4 项目计划及预期成果(项目执行的时间表,可考核的项目完成结果,可示范推广的经验等,不超过800字)

2-5 参与单位情况(参与单位名称、性质、参与原因及其优势等,不超过500字,无参与单位则不填写)

2-6 实施单位支持保障(包括条件、经费、人员等方面相关政策和保障,不超过1000字)

 

 

 

 

 

 

2-7 诚信承诺

本人承诺项目组提交的各项信息准确、真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项目负责人签字:        

                                                          

3.申报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  位    公  章

  月     


附件4

2023年青海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汇总表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字:         (盖章)

序号

高校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其他成员

 

 

 

 

 

 

 

 

 

 

 

 

 

 

 

 

 

 

 

 

 

 

 

 

 

 

 

 

 

 

 

 

 

 

 

 

 

 

 

 

 

 

 

 

 

 

 

 

 

备注:“项目类型”一列填写“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或“新医科”项目。

 

 


 

 

 

 

 

 

 

 

 

 

 

 

 

 

 

 

 

 

 

 

 

 

 

 

 

 

 

 

 

 

 

 

 

 

 

 

 

 

 

 

 

 

 

是否宜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青海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627日印发

签发人:梅岩     校对:蔡林珍     打印:史云琴     共印10

联系邮箱:jwc@qhnu.edu.cn 网站备案:青ICP备020070号
青海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网 版权所有©禁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