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柯丽萍 时间:2012-09-01 点击数:

一、学校基本情况
青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6年。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重点,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藏高原生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原体育训练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机构,3所附属中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1.在校生规模
学校现有全日在校生9407人,其中,普通本专科、预科生8713人,研究生633人,留学生61人。
各类成人在校生4538人,其中,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321人,函授学生3545人,自考学生672人。
在校生总数为13945人。
2.基本办学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92亩,其中教室建筑面积51743.42,实验室建筑面积23845.74,图书馆建筑面积17298.94,体育场馆面积54712,行政用房面积10810.79,学生宿舍面积51935.1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9004.9万元,图书馆累积藏书933464册。生师比为13∶1,生均占地面积为41.98,生均宿舍面积为5.5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6.84,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0.86万元,生均图书为88.92册。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团队、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3.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46人,其中专任教师789人,占教工总数的58.6%。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57人,副教授290人,讲师217人,助教10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54人,分别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和44.9%。
4.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学科带头人培养
2010年3月,启动了首批“昆仑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工作,聘用“昆仑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2人。结合教育厅和财政厅“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推荐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推荐拔尖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8人,推荐创新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对象9人。
5.教学科研团队培养
组织申报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项目,推荐8个团队参加评选,其中藏文信息研究中心团队成功入选青海省计算机领域人才“小高地”,成为继教育心理学学科团队之后第二个入选该项目的团队。
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青海高原地表环境过程研究创新团队、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创新团队、青藏高原区域史研究创新团队三支团队确立为2010-2012年科研创新团队。
根据《青海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评选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自然地理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团队、植物生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应用心理学教学团队等7个教学团队为2010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6.教学名师遴选
根据《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名师评选奖励办法(试行)》,经过严格审评,确认赵海兴、扎布、扎洛、左克厚、乔益洁和曹海玲等6名教师为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度校级教学名师。
7.加强在职培训
2010年,7名博士、63名硕士学成返校,18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全年培训教师144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研修项目培训5人,国内访学17人,省、校级骨干教师培训26人,选派9名管理干部、16名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挂职锻炼和进修学习36名教师参加了2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络培训,23名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专项培训,其他项目培训12人。
三、学科专业建设
8.学科专业基本情况
表1. 青海师范大学博士建设学科及支撑学科统计表
博士授权建设一级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学科带头人姓名
博士授权建设一级支撑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学科带头人姓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0812)
赵海兴
数学(0701)
冶成福
地理学(0705)
曹广超、刘峰贵
生物学(0710)
陈志
历史学(0601)
杜常顺、魏道明
化学(0703)
陈元涛
 
 
教育学(0401)
何波
 
 
中国语言文学(0501)(含汉语言文学、050103)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
董家平、扎布
 
表2. 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学科情况统计表
报国务审批的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现有二级学位授权点名称及学科代码
现有专业学位授权点名称及学科代码
地理学(0705)
自然地理学(070501)
教育硕士(4201)
人文地理学(070502)
体育硕士(540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081203)
 
生物学(0710)
植物学(071001)
 
生态学(071012)
 
化学(0703)
无机化学(070301)
 
数学(0701)
基础数学(0701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
汉语言文学(050103)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
 
历史学(0601)
专门史(060105)
 
中国古代史(060106)
 
教育学(0401)
教育学原理(040101)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中国哲学(010102)
 
区域经济学(0202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
 
民俗学(030304)
 
 
表3.   青海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统计表
序号
学科
门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方向)
办学层次
备 注
1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
本科
s
2
040102
学前教育
本科
s
3
040104
教育技术学
本科
s f
4
040107
人文教育
本科
s
5
040108
科学教育
本科
s
6
040201
体育教育
本科
s
7
040105W
小学教育
本科
s
8
040502*
民族传统体育
本科
f 
9
040202*
运动训练
本科
f 
10
文学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本科
s f
11
050104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
本科
s
12
050207
日语
本科
f 
13
050201
英语
本科
s f
14
050301
新闻学
本科
f
15
050401
音乐学
本科
s
16
050409
舞蹈学
本科
f 
17
050403
音乐表演
本科
f
18
050406
美术学
本科
s
19
050408
艺术设计
本科
f
20
050102
汉语言
本科
f
21
050304
编辑出版学
本科
f
22
050419*
播音与主持艺术(新)
本科
f 
23
历史学
060101
历史学
本科
s
24
经济学
020101
经济学
本科
f
25
020104
金融学
本科
f
26
法学
030101
法学
本科
f
27
030302
社会工作
本科
f
28
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s
29
030301*
社会学
本科
f
30
理学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s
31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f
32
070201
物理学
本科
s
33
070301
化学
本科
s
34
070302
应用化学
本科
f
35
070401
生物科学
本科
s
36
070402
生物技术
本科
f
37
070701
地理科学
本科
s
38
0707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本科
f
39
071401
环境科学
本科
f
40
071502
应用心理学
本科
f
41
070703
地理信息系统(新)
本科
f
42
工学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f
43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s f
44
080613
网络工程
本科
f
45
080611W
软件工程(新)
本科
f
46
081801
生物工程(新)
本科
f
47
管理学
110205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f
48
110206
旅游管理
本科
f
49
110302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f
50
110502
档案学
本科
f
 备注:“s”表示师范专业,“f”表示非师范专业
 
表4.   青海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统计表
所属单位
重点学科名称
重点实验室
备注
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心理学
心理综合实验室
 
人文学院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民俗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动植物资源实验室
 
民族师范学院
 
藏文信息处理及汉藏机器翻译实验室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数学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物理系
物理学
物理实验中心
 
化学系
 
 
 
生地学院
生物科学
 
 
外语系
 
 
 
科技处
 
理化中心实验室
 
计算机系
 
计算机中心实验室
 
法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建设学科)
 
 
网络信息学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远程教育实验室(重点建设实验室)
 
 
表5.   青海师范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统计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科
所在院系
主要负责人
获批时间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民师院数学系
 洛
2007年
050104
藏语言文学
文学
民师院藏文系
 布
2007年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学
计算机学院
赵海兴
2009年
070701
地理科学
理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曹广超
2010年

9. 学科建设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青海师范大学实施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的通知》下达后,学校召开了专门的启动大会,动员全校力量保障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工作,制定了《青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2010年推进计划》,完善了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建设的一整套管理办法,整合学科资源,确定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狠抓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产出,拓展学术交流渠道,推进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建设。同时组织申报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经省学位办论证通过,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学校现已形成了以博士申报学科及支撑学科为龙头,以8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23个二级硕士授权点为辅翼的重点学科体系结构。
10. 专业建设工作
经组织申报评审,《理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成为继《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藏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为贯彻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总结专业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建立科学的专业“进退”动态管理机制,明确本科专业建设的特色、优势和重点,学校积极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历时半年多,首轮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已圆满结束,此次专业评估是一次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自我检查和诊断过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近年来学校各院系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效,为各院系相互交流学习教学管理经验提供了一次好的契机,也让我们找出了本科专业建设的差距与不足,明确了专业建设的方向。
评估结论是:我校传统师范专业定位明确,优势明显;非师范专业发展迅速,人才培养初具规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专业发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专业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新办专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问题较多,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新办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部分专业特色不明显,办学理念有待改善;实验室管理及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亟待改善,部分院系教学管理有待加强。
四、学校内部改革
1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010年学校继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制定印发了《青海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及考核办法(试行)》、《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国内进修培训管理办法(试行)》、《青海师范大学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规章制度二十多项,随着这些制度颁布与执行,推进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常规管理,增强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12. 教育教学改革
2010年是我校的教风学风建设年。学校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工作,取得了实效。
申报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藏族古代文学史》课程被确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藏族古代文学史》、《解析几何(藏汉双语)》、《地理信息系统》3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续优化教材选用环节的管理,提高教材选用质量。完成自编教材《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出版发行工作,完成三部自编讲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和《实用硬笔字教程》的印刷、发放工作;聘请陈其刚等13位科技人员、企业家为我校“双师型”教授,参与我校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项目开发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2010年,建立实习基地9个,在建1个;加强督导听课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完成了近百名教师的听课任务;制定了《青海师范大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条例》,补充学生信息员,使学生督教、评教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顶岗支教实习工作顺利开展调整顶岗支教实习领导小组成员,遴选29名优秀教师、干部担任驻县教师,千余名学生顺利完成了顶岗支教实习工作。
继续推进与陕西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工作,形成了《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落实“四个显著提升”工作方案》。总结了2010年对口支援工作,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了沟通和安排,同时举行了名师结对仪式。两校采用“1+2+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15名本科生已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选送33名硕士研究生前往陕西师范大学短期交流学习,推荐4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招生工作中,9名教师被录取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选派16名教师、9名干部到陕西师范大学进修和挂职锻炼。实施教学名师青海行活动,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阎树群、田振军和陈亚芍教授一行四人,到我校开展学术讲座,并与我校教师就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座谈。
教育交流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签署《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合作交流备忘》。首都师范大学将在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事工作与人才培养、干部培训、团学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图书馆建设、基础教育与附校交流等九个方面与我校开展合作交流。在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中,我校已选派16名2009级学生到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二是与北京联合大学达成教育交流合作的初步意向。草拟了《青海师范大学与北京联合大学开展教育合作交流的建议》。
1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了《关于修订2010级本科师范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和《关于修订2010级本科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对2010级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特别是对师范生技能模块课程进行了调整。将心理学调整为教育心理学,增加了《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三字”与书面表达》、《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课程,同时把《班主任工作》、《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安排在选修课目录中,新增公共选修课40门。调整了毕业实习时间,师范专业由原来的九周调整为一个学期,非师范专业由原来的第八学期改为第七学期。改革“两课”教学模式,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调整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
14.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继续推行以“三级三类”教学质量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及其网络化运行模式。结合我校实际,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同完善教师全员听课制度、教考分离制度、网上评教活动。 2010年,每学期有600多名教师参加教师全员听课活动,人均听课8课时;106门课程实施教考分离;95%以上的学生参加网上评教活动,参与评教学生达82538人次;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全部接受了评价。学校及时公布教师全员听课、教考分离及学生网上评教成绩,督促成绩较差教师予以整改提高,在教师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运行日益完善,效果突出,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招生与就业
15.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

表6. 2010年本专科招生统计表
类别
招生计划数
完成情况
完成率
省内外生源比例
第一志
愿率
实际报到人数
报到率
省内
省外
省外比率
普通
本科
2050
2046
99.80%
1270
776
37.93%
省内:100%
省外:83%
1996
97.56%
普通
专科
90
90
100.00%
90
0
0
省内:100%
90
100.00%
普通
预科
240
241
100.42%
241
0
0
省内:100%
240
99.59%
成人
本科
1100
910
82.73%
910
0
0
100%
 
 
成人
专科
550
111
20.18%
111
0
0
100%
 
 
合计
4030
3398
84.32%
 
 
 
 
 
 

 
表7. 2010年研究生招生统计表
类别
招生计划数
完成情况
完成率
实际报到人数
省内外生源比例
第一志
愿率
报到率
省内
省外
省外生源比率
硕士研究生
280
261
93.2%
238
80
158
66.39%
24%
91.2%
 
16.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及学位授予情况
表8.  2010届普通毕业生就业率及学位授予情况统计表
类别
学生
总数
毕业人数
结业人数
授予学士学位人数
学位授予率
考取研究生数
考研率
初次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总数
2183
2135
48
 
 
 
 
76.9%
87.8%
本科
1731
1684
47
1666
96.24%
113
6.7%
78.4%
91.8%
专科
452
451
1
 
 
 
 
75.4%
83.8%
 
表9.  2010届成人毕业生及学位授予情况统计表
本科
获得学士学位人数
专科
备注
1258
1095
180
163
 
 
表10.  2010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及学位授予情况统计表
类别
学生
总数
毕业
人数
授予硕士士学位数
学位授予率
正式就业人
灵活就业人数
初次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全日制
153
153
152
99.35%
111
42
35.9%
100%
教育硕士
 
67
67
100%
 
 
 
 
高校教师
 
73
73
100%
 
 
 
 
六、产学研合作
17.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省教育厅、省经委、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推进“四个发展”的意见》(青教高[2010]24号)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确定由科技处负责工作统筹协调和落实。学校各部门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高校产学研面临的难题,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对推动我省“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2010年,与青海青稞酒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青稞麦绿素和青稞苗汁商务饮品已完成产业化设计,即将投产;青稞胚芽油、青稞纤维素、青稞黄酮和葡聚糖研究已完成中试研究,申报发明专利8项。与青海金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亚麻油脱臭工艺改造,联合攻关的高亚麻酸生产研究稳步推进。与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藏药固体制剂溶散时限工艺改进研究”、研制出多种藏药炮制机械设备、藏药珍宝类药材超微粉碎中试研究、申请发明专利8项。与青海健宁医药公司联合开发红景天系列保健品,其中软胶囊剂型首次研发成功。与青海耐力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耐力节能保温材料研发中心”,由研发中心和青海耐克力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青海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液态阻燃剂在挤塑聚苯乙烯(XPS)节能保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已获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批准。与西宁第一污水处理厂合作,研究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溶解氧浓度进行控制进展顺利。积极开展“青藏高原道地药材种植栽培技术研究(大黄、川贝母、秦艽、羌活、藏茵陈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基于植物营养学和稳定同位素的退化草地恢复重建技术研究进展顺利。与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合作,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全面开展相关工作。
18.科研项目、获奖及成果转化情况
2010年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获得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继续增高。全年获批国家及省级各类科研项目40项,获得科研经费总额448.8万元。其中获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1项,资助科研经费55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资助科研经费196万元;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包含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资助科研经费119万元;获批教育部科研计划项目3项,资助科研经费12万元;获批青海科技计划项目6项,资助科研经费85万元;获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资助科研经费3.8万元。
2010年学校继续完备重点学科科研支撑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校计算机学院藏汉信息处理实验室获批为藏汉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使得教育部实验室已覆盖学校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所有重点学科,为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研领域的投入重点更加明晰,教师参与科研探索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10年学校共投入40多万元资助11部教师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发行,共投入23万多元奖励学校119项优秀科研成果,投入89万元设立重点学科科研创新计划,资助创新计划项目26项。
全校教师科研产出绩效继续稳步增长,共完成国家各类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科研项目11项,省级科研项目15项;1项科研成果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成果评价(鉴定),取得一项新型发明专利。
七、服务社会
2010年,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积极引领和服务我省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组织1097名师范生赴我省9个“两基”攻坚县120余所中小学开展顶岗支教实习,有力的缓解了基层学校师资紧缺的矛盾,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出版《大美青海》、《魅力青海》、《可爱的青海》三部分别适用于大中小学的省情教育读本,目前已进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师生反响热烈。
组织专家教授编写了我省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青海省贵德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目前已进入审定阶段。
广泛开展灾后服务工作,彰显我校师生服务社会的责任。地震发生后,学校迅速成立救灾领导小组,及时向灾区运送生活物资50余吨;全校共捐款832658.2元。选拔30余名人前往灾区支援重建工作;派遣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及时赶赴灾区对受灾师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担负灾区相关心理救援师资培训任务。参与西宁地区医疗陪护、语言翻译、转运物资等志愿服务600余人次,接待灾区转移学生及随队教师14次,安排6114人次中转就餐;先后接收50名灾区学生到我校附中就读,圆满完成玉树籍学生定向招生计划,为教育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在全省教育系统指挥部署救灾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为灾区灾后复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校师生积极参与了“玉树地震赈灾晚会”等多项活动、编创了抗震救灾励志歌曲“此时此刻”等。学校2人、一个集体分别教育部授予的“玉树地震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誉称号。
承担全省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工作,选聘17名专家学者,开设了14门选学课程,共有1120名省内各单位干部参加了学习,提升了我省干部的素质。
我校专家学者为省市有关部门、机关团体、学校社区开展各类讲座和咨询指导活动百余场次。参与承办了多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参与了青海卫视春节晚会《春满三江源》的排演,充分体现了高校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
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的闭幕演出、广州亚运会的竞赛组织以及志愿者服务工作。承担了省市有关重大活动的外语翻译工作,“环湖赛”“藏毯节”“攀岩赛”等重大活动中,都有我校师生志愿服务的身影。外语系教师还为新华社青海分社翻译编发新闻稿件10余万字,有力的宣传了我省在实现“四个发展”中的新成就。
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我校教师共向省市人大、政协、民族党派提交了多个提案,为有关行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我校学生志愿者还积极参与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培育优秀体育人才,在重大赛事中宣传青海。2010年,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再获佳绩,先后获第31届(法国巴黎)世界大学生五球赛女子篮球第一名,CBA-OPEN女子篮球锦标赛第一名,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冠军, 2010年奥体中心全国竞走锦标赛20公里竞走冠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了青海。体育学院全年共举办多期裁判员培训班,培训二级裁判员200余名,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扬和好评。
利用学校优势资源,配合省教育厅、省考试管理中心,完成了年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MHK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青海省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青海省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等大型考试的组织工作。协助省考试管理中心保质保量地完成了2010年度普通和成人高考网上评卷工作。

联系邮箱:jwc@qhnu.edu.cn 网站备案:青ICP备020070号
青海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网 版权所有©禁止复制